[原创] 为女儿取名记
2020-12-14抒情散文雪笑
《为女儿取名记》自从妻子有了"梦熊之喜"后,我们即开始为孩子准备衣服、尿布和名字。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希望并且相信老天爷会给我们恩赐一对美丽可爱的双胞胎,所以,我这个读书人给他们准备的名字,不仅书卷气十足,而且成双成对:倘若是一对男孩,就叫
《为女儿取名记》
自从妻子有了"梦熊之喜"后,我们即开始为孩子准备衣服、尿布和名字。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希望并且相信老天爷会给我们恩赐一对美丽可爱的双胞胎,所以,我这个读书人给他们准备的名字,不仅书卷气十足,而且成双成对:倘若是一对男孩,就叫"之乎"与"者也";倘若是一对女孩,就叫"子曰"和"诗云"。 妻子分娩了,然而护士从产房里只抱出了一个孩子让我看。我问她:"就一个吗?"她于是十分吃惊地反问我:"那么你要几个?"那口气,好像竟是我怪她做错了什么事似的,或者就是她怪我问错了什么事似的。 就这样,我想好的那些名字连一个也用不上了。 凡事都不能提前准备,凡事也不能提前言说。准备了雨鞋,天必然放睛;准备了太阳帽,天却必然会下雨;准备好了迎接两个孩子的,却只迎接到了一个孩子——嗨,这就是我的命! 女儿是冬天生的,所以我父亲曾建议说:"就叫‘冬冬’怎么样?"我当即表示赞赏。我姓"薛",谐音为"雪","雪冬"与"雨夏"、"秋实"一样,听上去自自然然且富有诗情画意,但妻子却断然反对说:"不好!"妻子的父亲——当然也就是我的岳父了——也曾建议说:"我看就叫薛梅吧!"。亲不亲,阶级分,我妻子马上就击掌同意:“我觉得这个名字真不错:梅为岁寒三友之一,美丽而且坚强,好,就这个名字!"然而且慢,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能断然地反对我父亲的建议,我也就应该不假思索地否决你父亲的看法。于是我连连摇头:不行不行! 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就这样,在孩子来到我们这个世上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围绕着小小的为女儿取名一事,我与妻子展开了长期艰巨的互相埋怨与明争暗斗。各不相让的斗争之结果就是,孩子都快一岁了,却还没有一个名字,只有一个直接的简单的代号:娃。 娃怎么哭了?娃饿了么?娃越长越心疼了啊……名字里有“娃”这个字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夏娃,比如爱娃,比如斯琴高娃,但是,名字里只有一个娃字的人,却不多见。所以,我们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娃娃地叫下去吧?将来孩子做了部长或者出人头地的什么什么人物,总不能让其他人老是娃娃地呼来唤去吧。夫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不行,为女儿取名的工作,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中央电视台原来有个播音员叫"薛飞",不仅播音水平出众,而且相貌英俊,才学满腹,无疑是我们薛家人的骄子。我说:“咱的女儿也叫‘薛飞’怎么样?”妻子说:"‘飞’是个男孩的名字,不好不好!”邻居家有个小孩,生于我们国家开亚运会那年,取名叫做"亚亚",妻子受此启发,说:"现在大家都在申办奥运会,咱们就给孩子起名为‘申申’或‘奥奥’吧?"说实话,这名字确实也不错,但是,让我表态的时候,我从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是:“这个名字不能说不好,但是,也不能说是就很好。我们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一定要取最好的,一定要让大家都感觉到满意。我看还是再想吧。” “想。想。想。你要想到牛年呢还是想到马月?”妻子质问我,问得义正词严,问得我无“名”以对。 终于,我用一个失败者的口气对妻子说:"好了好了,还是由你来好歹给咱们的娃取个名字吧,我不再发表意见了——唉,这取个名字怎么就这么难?" 谢天谢地,终于有一天,妻子在观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过程中突得灵感,她手舞足蹈地嚷:“喂,我想了一个好名字。”她一字一顿地说:“就叫点点,你看怎么样?” “点点就点点!”我说:“可惜你给我们只生了一个,要是再有一个,叫滴滴,多好!” 从那一天起,我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别致明快的名字:点点。这是一个既不凡也不俗同时也不是太娇气的名字。方圆百里,花花草草宝宝贝贝一类的名字,总归是太多太滥了,而叫"点点"的,显然不多见,也显然富有个性。 然而,“点点”这个名字,总归是个小名,以后她上学的时候,还得有一个学名的,将来她做官的时候,也还得有一个官名的,如果她将来混得不好,像我一样不得不卖文为生,怕还得有一个笔名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将来的事了,孩子还小,就先用小名叫着吧,等到她大了,我们再给她取个大名鼎鼎的大名。 虽然给孩子取名是不容易的,是要反复推敲思量的,但是我相信:孩子的大名是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附言: 此文贴至中财论坛春雨版后,因为文章直到结束也没有写出女儿的大名,所以热心的朋友纷纷为我出谋画策,小老鼠说:“~~大名就叫薛渊~~渊,圆,点,是不是很可爱~~ ”应该说她指点的这个“渊”字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的三叔之子名“源”,“渊”与“源”怕会谐音犯忌。太阳神版主建议取“文”字为名,可是正好我弟弟小名为“文文”,故这个字也不能用,因为依我们的习惯,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与亲人或长辈的名字相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习惯和西方人的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一般会因为对一个人的尊敬与怀念而用他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所以即使从取名的过程上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西方人爱一个东西,就朝那东西径直走去,而我们中国人则相反,我们老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自己爱的东西——而且很难说中国人这样做就是做错了。
自从妻子有了"梦熊之喜"后,我们即开始为孩子准备衣服、尿布和名字。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希望并且相信老天爷会给我们恩赐一对美丽可爱的双胞胎,所以,我这个读书人给他们准备的名字,不仅书卷气十足,而且成双成对:倘若是一对男孩,就叫"之乎"与"者也";倘若是一对女孩,就叫"子曰"和"诗云"。 妻子分娩了,然而护士从产房里只抱出了一个孩子让我看。我问她:"就一个吗?"她于是十分吃惊地反问我:"那么你要几个?"那口气,好像竟是我怪她做错了什么事似的,或者就是她怪我问错了什么事似的。 就这样,我想好的那些名字连一个也用不上了。 凡事都不能提前准备,凡事也不能提前言说。准备了雨鞋,天必然放睛;准备了太阳帽,天却必然会下雨;准备好了迎接两个孩子的,却只迎接到了一个孩子——嗨,这就是我的命! 女儿是冬天生的,所以我父亲曾建议说:"就叫‘冬冬’怎么样?"我当即表示赞赏。我姓"薛",谐音为"雪","雪冬"与"雨夏"、"秋实"一样,听上去自自然然且富有诗情画意,但妻子却断然反对说:"不好!"妻子的父亲——当然也就是我的岳父了——也曾建议说:"我看就叫薛梅吧!"。亲不亲,阶级分,我妻子马上就击掌同意:“我觉得这个名字真不错:梅为岁寒三友之一,美丽而且坚强,好,就这个名字!"然而且慢,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能断然地反对我父亲的建议,我也就应该不假思索地否决你父亲的看法。于是我连连摇头:不行不行! 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就这样,在孩子来到我们这个世上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围绕着小小的为女儿取名一事,我与妻子展开了长期艰巨的互相埋怨与明争暗斗。各不相让的斗争之结果就是,孩子都快一岁了,却还没有一个名字,只有一个直接的简单的代号:娃。 娃怎么哭了?娃饿了么?娃越长越心疼了啊……名字里有“娃”这个字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夏娃,比如爱娃,比如斯琴高娃,但是,名字里只有一个娃字的人,却不多见。所以,我们总不能一直就这样娃娃地叫下去吧?将来孩子做了部长或者出人头地的什么什么人物,总不能让其他人老是娃娃地呼来唤去吧。夫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不行,为女儿取名的工作,无论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中央电视台原来有个播音员叫"薛飞",不仅播音水平出众,而且相貌英俊,才学满腹,无疑是我们薛家人的骄子。我说:“咱的女儿也叫‘薛飞’怎么样?”妻子说:"‘飞’是个男孩的名字,不好不好!”邻居家有个小孩,生于我们国家开亚运会那年,取名叫做"亚亚",妻子受此启发,说:"现在大家都在申办奥运会,咱们就给孩子起名为‘申申’或‘奥奥’吧?"说实话,这名字确实也不错,但是,让我表态的时候,我从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是:“这个名字不能说不好,但是,也不能说是就很好。我们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一定要取最好的,一定要让大家都感觉到满意。我看还是再想吧。” “想。想。想。你要想到牛年呢还是想到马月?”妻子质问我,问得义正词严,问得我无“名”以对。 终于,我用一个失败者的口气对妻子说:"好了好了,还是由你来好歹给咱们的娃取个名字吧,我不再发表意见了——唉,这取个名字怎么就这么难?" 谢天谢地,终于有一天,妻子在观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过程中突得灵感,她手舞足蹈地嚷:“喂,我想了一个好名字。”她一字一顿地说:“就叫点点,你看怎么样?” “点点就点点!”我说:“可惜你给我们只生了一个,要是再有一个,叫滴滴,多好!” 从那一天起,我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别致明快的名字:点点。这是一个既不凡也不俗同时也不是太娇气的名字。方圆百里,花花草草宝宝贝贝一类的名字,总归是太多太滥了,而叫"点点"的,显然不多见,也显然富有个性。 然而,“点点”这个名字,总归是个小名,以后她上学的时候,还得有一个学名的,将来她做官的时候,也还得有一个官名的,如果她将来混得不好,像我一样不得不卖文为生,怕还得有一个笔名之类的……不过,这些都是将来的事了,孩子还小,就先用小名叫着吧,等到她大了,我们再给她取个大名鼎鼎的大名。 虽然给孩子取名是不容易的,是要反复推敲思量的,但是我相信:孩子的大名是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附言: 此文贴至中财论坛春雨版后,因为文章直到结束也没有写出女儿的大名,所以热心的朋友纷纷为我出谋画策,小老鼠说:“~~大名就叫薛渊~~渊,圆,点,是不是很可爱~~ ”应该说她指点的这个“渊”字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的三叔之子名“源”,“渊”与“源”怕会谐音犯忌。太阳神版主建议取“文”字为名,可是正好我弟弟小名为“文文”,故这个字也不能用,因为依我们的习惯,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与亲人或长辈的名字相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习惯和西方人的习惯恰恰相反,他们一般会因为对一个人的尊敬与怀念而用他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所以即使从取名的过程上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西方人爱一个东西,就朝那东西径直走去,而我们中国人则相反,我们老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自己爱的东西——而且很难说中国人这样做就是做错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