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 母亲的遗产

    母亲的遗产——纪念母亲一百周年诞辰周中林癸卯(2023)年冬月十九,是我母亲一百周年诞辰。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4年了。我没有能力回顾母亲的一生,但从我记事起到离开家去求

    周中林 周中林作品集
  • 因为懂得 所以动人——重庆作家程华报告文学集《峥嵘》读后

    近日,读完了重庆作家程华的报告文学集《峥嵘》。一个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一件件案件细节直击人心,20万字的作品集读完,竟然不觉得累。我想,这绝不仅仅因为我与作者是警察同行

    吴天胜 吴天胜作品集
  • 清风明月满庭院

    知天命之年,心性平和,一切都看淡了, 总想从纷繁的世界走出来,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自家的小院,把时间放缓,把脚步放慢,过一把平静的日子。所以一个小小的院落便成了盘桓在中国人

    吴怀银 吴怀银作品集
  • 老桥

    我的家乡有一座老桥,桥的左边是王家村,桥的右边是郭家村,两家人却没有以邻为伴,反而有着三代人的隔阂……三十年前,两个正值壮年的异姓兄弟走出村子,下海打拼,回来时,郭家人高头

    肖郭鑫 肖郭鑫作品集
  • 孟郊

    湖州野老本贫家,入世经年瀚海沙。落笔长怀游子泪,高歌遍赏镐京花。寻常陌上亲烟水,咫尺庭前少稻麻。霜打茅庐还冻骨,何妨苦作傲青霞。

    三土四火 三土四火作品集
  • 家暖一盘炕

    老话说:“家暖一盘炕。”在塞北大地上,土炕是严冬暖和一家人的工具 ,当灶火从炕洞穿过,炕热了,家里就热乎乎的了。炕是温暖和家的象征。几千年的朔风吹过 ,这片古老土地上的

    樊海霞 樊海霞作品集
  • 煤油灯下的母亲

    每逢腊月,我就自然而然想起了煤油灯下的母亲。小时腊月的夜晚,格外寒冷。深夜一觉醒来,我常发现母亲坐在床边,就着昏黄如豆的煤油灯纳着鞋底。神情专注,表情肃穆,左手持着鞋底

    雷果 雷果作品集
  • 车票

    (2010-08-23湘潭日报副刊) 文/陈子赤临时工小贺从科长周光办公室出来!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嘴巴。他有苦难言:怎么吹牛会吹出麻烦来呢!周科长要买到广州卧铺票,上哪去买呀!唉!只

    陈子赤 陈子赤作品集
  • 患病的祖母

    今天再提起这些事情多少是有些不合时宜的,但事情总得有个记录,不写点出来总觉得像亏欠着什么......说来已是前年的事,那年腊月,一向身体硬朗的祖母大人竟突然食欲骤降浑身无

    雷慧琛 雷慧琛作品集
  • 木匠刘甲林

    刘甲林原先在阜阳县梆剧团工作,是负责做布景道具的木工。九六年剧团解体了,刘甲林在家待了几个月,和老婆一合计,没有收入,老呆在家也不是办法,总要生活吧。还是发挥自己的特长

    闫鲲 闫鲲作品集
  • 《归巢》

    作者:二海一横山凹,庄子不大也不小,四十来户人家,沿着长长的荒山,沿着长长的河沿,户挨着户,檐挨着檐,邻居打个哈哈也能听得见。用泥土筑的墙儿,是山草盖的屋儿,庄子上除了听到那三

    许爱红(笔名二海) 许爱红(笔名二海)作品集
  • 放不下的一亩三分地

    离家五六百里为求学来至杨陵,日日夜夜为家乡琐事最为难忘。五六百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来此饭菜未觉可口,来此难在听闻乡音,挫折怨恨无人倾诉。能借以寄托情感的只有那与我家

    雷慧琛 雷慧琛作品集
  • 如虫俯地

    李 汀古老的虱子这天,浑身奇痒难忍,用手挠,再最后在家里脱了内衣翻找,心里咕噜:“莫不是招惹了虱子?”虱子,这个古老的小虫子,与我的童年紧密联系在一起。想到这个小虫子,心里有

    李汀 李汀作品集
  • 麦田里的成长

    我是在麦田里长大成人的,也曾属叛逆的乡野小男孩。年少时,农村穷,父亲乃一家之主,暴躁如雷,说一不二。可我又偏不信邪,挑战权威,惹他生气。有一次,刚起床,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各执一

    廖春波 廖春波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