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 山中四题(散文诗四章)

    山中四题(散文诗四章)雾 欲飞。树不动。盘旋在岩石上,耳畔的鸟语迷失。寻觅树林的气息,又是被谁将眼睛蒙住?听不出缠着山路的脚步声。远和近,山峰或是沟壑只凭你猜测!一阵山风

    高旭洲 高旭洲作品集
  • 风起时

    风起时风是不羁的灵魂。似奔马,千里一瞬间。风起时,可浊浪滔天,可阴云四合,可卷起千堆雪,可扬麦田千重浪。风起时,可稻香四溢,可汗隐神清,可蛙声一片,亦可雨润荷娇,白云漫山

    邹世昌 邹世昌作品集
  • 橘林深处

    春天的暖阳,披着羽毛般的雾霭,从浅睡中醒来。远远望去,前方山坡上那遍墨绿色的橘林,似空中滴下的一团墨汁,与坡坎上开得正旺的油菜花,坡下潋滟的养鱼塘,以及田埂上李花的白,桃花

    朱天能 朱天能作品集
  • 煎饼 山那边的情怀

    走过闹市路边的煎饼果子摊,七八个年轻人刷着手机,为满足口腹之欲而耐心地排队。氤氲升起的热气,飘散四溢的香味,特别是摊车上“山东煎饼”字样,犹如魔力,让我驻足流连,进而口腔

    谭波广 谭波广作品集
  • 那年大姐要出嫁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这是《诗经·召南·采蘋》中描写齐季女出嫁时,她家女奴女仆们采办祭祀用品时的热闹繁忙场景。女奴女仆们各自提着圆篓和方筐,时

    巴山异人 巴山异人作品集
  • 父亲的致富梦想

    父亲的致富梦一直没有间断过,尽管屡战屡败,但是父亲从未放弃。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回到家里,发现屋子里挤满了人。大家高谈阔论,嘴里磕着麻子,满地的麻子皮踩上

    陇原书生 陇原书生作品集
  • 打秋千记

    打秋千记(散文)董建刚打秋千了……一夜传遍整个张家村。地点和去年一样,秋千搭建在村北头和村南头两个谷场上。搭建秋千的负责人是民兵连长,帮手是基建队一些小伙。搭建起来

    董建刚 董建刚作品集
  • 空鸟(外八首)

    【空鸟(外八首)】文/墨雪鸟“啪”的一声,一块砖头敲碎了平静的湖面一树桃花和铁在她的码头,等船风一吹桃花落在了她的脸颊,“铁”掉进了水里边【尾曲】两只翩舞的蝴蝶突然转

    墨雪鸟 墨雪鸟作品集
  • Hi!连城拳

    Hi!连城拳“嗨,嗨嗨”在连城隔川中小的操场上,一个个稚嫩的脸颊,穿着整齐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形,在雄壮有力的歌声中,有模有样地打着一种拳。“hi!连城拳。”一起采风的作家中有

    周继章 周继章作品集
  • 暮非暮

    风偷偷滑进洞口又送出冷却后的几分凉意溪水忽略了季节始终唱着一个弦律的山谣蛙鸣最后的休止符换来了稚嫩的秋色不变的山冲改变了多少时光秋又已住下月亮甩出几把软刀划

    吴丽跃 吴丽跃作品集
  • 陈三美的高光时刻

    陈三美的高光时刻甘卫泽(一)“淡话婆婆儿”在被称作陈家幺丫头时,就显现出其伶牙俐齿的天性。五六十年代,一般家庭都是孩子多,大人还得到田里去做事,白天孩子们一般就是放任自

    甘卫泽 甘卫泽作品集
  • 温暖记忆中的旧缝纫机

    人生路上,温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就如我家阳台上的这台老掉牙的脚踏式缝纫机,三十年来,一直都温暖着我们。这台旧缝纫机原本是妻子的恩师——秦腊枚老师家最值钱的宝贝。上

    曹月清 曹月清作品集
  • 《高红印象》

       高红印象 文/吴磊高红(前中国女足门将)是我们泰兴镇人,与哥哥同学,小学和初中,上的学校在我们那儿都是有名的:襟江小学和泰兴中学,但那时

    吴磊 吴磊作品集
  • 端午蒲草香

    宋词《齐天乐》中有句“角黍包金,草蒲泛玉”,是说端午节这天的风俗,包粽子,插菖蒲。角黍就是粽子的别称,草蒲即是菖蒲。吃粽子的风俗说法很多,有祭祖的,有纪念伍子胥和屈原的,莫

    三月羊 三月羊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