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的火车票
人生就像一趟没有返程票的列车,这是一趟生命列车,每一站都有人上车和下车,身边的人可能会在中途换成其他人,也可能是一直陪着到终点。在整理旧物时,无意间翻到了十年前的上大
张鉴涛 张鉴涛作品集 -
柳湖漫笔
四月搭台,五月唱戏。我眼中的柳湖就是一方屏蔽喧哗,安放心灵的“避暑山庄”。在这里,柳中有湖,湖中有柳。柳似西北的汉子,湖似江南的女子。一曲平凉版的“康定情歌”经久不衰
王萬平 王萬平作品集 -
水啊,水!
一龙泉山在四川盆地中算不上高山,不过要算大山。大山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简阳丘陵,是平均海拔不到600米的浅丘地带。居住在大山两边的人们,每天开门见山,山势逶迤,微曲如眉
王炳荣 王炳荣作品集 -
空房间里的光
(2023年1月17日作)我叫“三幸”,是一座红墙六层小楼的五楼中户。我经历过三位主人,也正是现在的小主人,我的心里才充满阳光。因我北靠三道弯路,南邻幸福路,家里三代人都很幸福,
王籽月 王籽月作品集 -
游赤壁古战场,品三国英雄志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记录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等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出战于赤壁。后孙刘联
唐长泉 唐长泉作品集 -
屈三爷
屈三爷作者:山佳中午带孙子在快餐店吃饭,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回头一看,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一位女服务人员立即跑过去。“大爷,您怎么啦?”服务员关切地问。“姑娘,我没事。”
崔同禹(山佳) 崔同禹(山佳)作品集 -
青桔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读书渐次形成风潮。我是1978年秋季考入安乡三中读高中的,那年13岁。当我离开安乡三中北上读研的时候已是1992年秋天。 安乡三中位于理兴垱镇,那时候都
熊兴保 熊兴保作品集 -
拾麦子的母亲和拾麦子的麻雀
母亲在拾麦子,一群麻雀学着母亲的样子也在拾麦子晚上,麻雀两手空空回到林子母亲背着一大筐麦穗走进了家门麻雀开始议论纷纷麦收结束了,一只麻雀还在陪母亲拾麦子母亲学着麻
郑一民 郑一民作品集 -
最喜清明前后螺
最喜清明前后螺,并非其他时令不食螺螺,只因西乡清明前后的螺螺,肉最肥,富有弹性,味最鲜,回味无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本缺油少荤的岁月,再逢上青黄不接的三春头上,孩子亏空整个
胥雅月 胥雅月作品集 -
探条
这一次修路,绝对的脱胎换骨。公社通往县城的渣土路,破天荒地要铺上柏油,土路就要变成柏油路了。有文化的人把柏油说成沥青,村里人不习惯,改不了口,还说成是柏油路。柏油路好啊
杨发恒 杨发恒作品集 -
早春札记
一场春雨一场新 洗涤上一年的纷扰与慌忙 拾起欢欣,收获久违的绿意 几处早莺盘旋,催唱出春的序曲 橘猫跑进菜园,推开别样的盎然 我记下这如画的诗篇,用心临摹 阳光洒在粼粼的
余缘友 余缘友作品集 -
驮车
啥车不用油?驮车。农闲时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大人考问也是想法子挑逗孩子玩时,少不了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都能作出响亮的回答,答案又都惊人的一致。大人也明知道孩子能
杨发恒 杨发恒作品集 -
文字带我穿越青春的窄门
1993年深秋,我出生在武陵山腹地黔江。妈妈说,我四岁以前很少说话,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不哭不闹,头发稀拉拉的。她甚至担心我的智力问题,说话不利索的孩子该如何向这个世界表达
宋雨霜 宋雨霜作品集 -
看得见自己
如我般已近天命之年的乡村工薪族群体,应该都患有一种顽固的综合征——孤独和寂寞——我们的独生子女都开始从乡村向城市大迁徙。我们毫无抗力地徘徊在留守的边缘。于是,这
袁定鸿 袁定鸿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