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溯洄小记】忆起那年长长的夏


    忆起那年长长的夏今日立夏,窗外传来阵阵蛙声。小区里有条天然水渠贯通了护城河与襄城河,天阴着,蛙们聒噪不止,欢快的声浪仿佛来自童年,我怀疑音色最美的那只是被施了巫术的王子,在老椴树下的水潭里待腻了,来到我们小区寻找变回人的契机。正琢磨变回人……

  • 我家的“小小”

    大饥荒年代过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麻雀了,整天唧唧喳喳地在房前屋后嬉戏着。那时我家住平房,说不清哪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在前后屋檐下筑巢安家了。我也逐渐长大了,会玩儿弹弓了,总想以它们为靶子试试身手,父母皆是劳苦小百姓心地善良,每每发现每……

  • 微笑的背影

    说好我们在青春年华相遇,生命却无端的生出许多枝节,脚下流淌的时光把那个契约硬生生的逼回三生石的青草旁。我默默的看着你从身边从容走过,丝毫没有回头的意图。终于,在你越走越远的海天尽头,我的泪水磅礴而下,浸湿了你长长的背影。在生命的转角处,你飘……

  • 吃豆记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吃蝎豆”。————家乡童谣过得真快!春节鞭炮淡蓝色的硝烟还未散净,一抬头,蔚蓝天空上纷飞的纸鸢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翻翻月份牌:二月二了!该吃蝎豆了!一直不太明白为何叫蝎豆?翻翻书才知道:“二月二”又叫“春龙节”……

  • 给高迎春老师散文集做的电子书


    最近给高迎春老师第二本散文集《撑把雨伞去观景》
    做了本电子书,
    想请高手给指点指点。
    下午又重做了一下,
    再发上来,
    那个带音乐的是请高手给做的,呵呵。。
    (晕,这个文件太大传不上来)
    [ 本帖最后由 凌云昕 于 2010-12-15 1……

  • 【苍茫行旅】鄂尔多斯,阳光下的怀想

    鄂尔多斯,阳光下的怀想文/铁马冰河在遥远的北方,  有一个古老神奇的地方。  金色的大漠清澈的湖水,  碧绿的草原肥壮的牛羊。  成吉思汗陵巍然屹立,  马头琴把民族英雄世代传唱。  美丽的鄂尔多斯……大漠、高原、牧场;骏马、牛羊、驼队;散……

  • 极地阳光(八)、大院

    人类的迁徙和行走,总能使个体的生命赋予新意。而作为一个孩童最早的行走,无疑是跟随大人的足迹,被动地行进。随着父亲职位升迁到副局长后,我家从原来居住的小院,搬到了市公安局最大的家属院上官巷1号,也使我体察生活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同时也陪伴我度过……

  • 落红人独立


    落红人独立午后,屋子里忽然暗了下来。看窗外,天阴沉沉的。窗缝里,挤进一丝风,不冷,有点闷。打开电脑,想上一会网。忽然,一阵倦意袭来。收了书,躺到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片刻,居然又醒过来。但仍然感觉很困,就躺在床上假寐。又觉得后背有点凉,……

  • 四十说


    四十说人说:四十了,四十岁了就成熟了,成熟了就不会再说那没边没沿的话,不做那花花绿绿的梦。可我不行,我四十岁了,却经常做梦,不仅夜半做梦,大白日子里也常常进入梦境,悠哉荡哉就不是了自己,我恨我自己,却总是不行。很多人是自己封闭了自己的,说……

  • 剃头师傅


    少年时代生活在乡村,头发长了需要修剪时,父亲就会带我去村里的剃头师傅那儿剃头。那时剃头不像现在这么复杂,剃头师傅见有客人来了,就随便搬条木凳,用肥皂将头简单一洗,推剪一推就了事了。当然,价格也很便宜,一般剃个头也就只需付一毛钱。那时,一般……

  • 秦淮河畔的浅吟低唱

    我不曾到过南京,更未曾去闻名古今的秦淮河畔走一走,划一艘小船,在秦淮河里观看两岸的景色,这未免有些遗憾。我却常会在不经意间,隐约听见来自秦淮河畔的浅吟低唱。每当这种浅吟低唱隐约传来,我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情景:薄霭和微漪里,轻轻划浆搅起的水声……

  • 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这个周末,婆婆又来城里了;婆婆来城里,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给我们一家三口人买衣服。对此,我曾百般劝阻她,我们自己有钱,会买衣服,你的钱留着自己用吧;婆婆却从来不听,而且每次都振振有词:家里有你爸一个人的工资,每个月好几千元足够用了……

  • 玉人和月摘梅花

    已经两周了,一篇欠着的梅花,我还一直没动笔。一个安静的周日下午,接到玉的电话:“娟子,你写了那么多花,为什么唯独没有写梅花?”我一愣,沉吟了一下,问:“是不是你喜欢梅花?””是啊,我最喜欢梅花了,你为我写一篇吧!”那边传来玉温润的声音,由不……

  • 游走在书画中的针线

    飞针引线的女人在大部分中国男人眼里,是贤妻也是良母。而一向舞文弄墨的我,从不屑于针头线脑的事儿。可是当我在一次民俗艺术展览中,被一幅幅针角尖流动的水墨山水深深地震撼了,那些生动而鲜活的艺术品,全都出自于女人们一双双纤纤细手,我的心被女人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