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这个“红叶节”,我就不爬香山喽
红叶没有节,可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可美美地“节”着呢。每当香山叶儿红了,就是秋到深心里的节日呗。也不知有多少年了,晚秋到北京香山看红叶这份活儿,愣是成了千千万万旅游达人和爱美人士的一道必做作业,一道即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乐此……
-
电梯往事
电梯往事
文/匡建华二十一世纪初,我从乡镇调到县城,虽然离原单位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但经常要上夜班,又没私家车,非常不方便,就开始策划在城里买一套商品房。那时县城就有了电梯房卖,可我手中只有近三万块钱,电梯房又比普通房高出了一倍的价格,只好…… -
融合
融 合文/王春梅前天晚上,正在网上创作中,忽然想起省作协要求补录会员信息的事情来,便停下手中的活计,进入到作协网站……其中,照片一栏为必填项,不巧的是,电脑刚刚做过系统,里面很多东西、包括照片都没有了。这可怎么办?点一下照片旁边的选项,发现……
-
你我他,我们是大写的黑河人
一个个你我他组成的普通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后变成了另一种人,大写的黑河人、爱辉人。由于流淌一脉相承的血肉相连,由于生活同一地域的本乡本土,整座城市鼓荡起频率一致的强壮心音,爱我黑河,爱我爱辉。十几万个个体的小我,趋向于崇高的心境,共……
-
明月六章
明月,明月巴山月收到一条信息:都白露了,还不来么?我赶忙回复,去!我说,一定去你的明月山转转!来了不能白来,回去要给我们多推介的吆,深山的俊鸟也得要人们知道,巴山月发了个表情,一个弯弯的月亮。巴山月是我的旧时同窗,真名明月,回族,四川广安人……
-
南山岭上的雪
南山岭上的雪梅杰昨夜, 小楼又起东风。一抹微寒在杨柳之外,徘徊、踟躇,步履轻轻,宛转顾盼,不忍离去......我一觉醒来,方知是一帘幽梦。立春时节,寒气依然逼人。我忽然想起一句古诗:“绿杨烟外晓寒轻。”说的即是此中天气罢。独倚寒牖,思绪之外……
-
人生几何:儿童节快乐
非洲姑父去年九月回过一趟老家的,吃了猪头肉。前年没回,那是我过去近四十年里第一次整年没踏上五莲县的土地,嗯,听起来好像是挺大的事儿,听起来而已。因为疫情,今年也不确定是否能回去了,大概率不会。每个星期还是会给老家亲戚们打电话,三五分钟或者十……
-
浴 池 洗 澡 那 些 事(澡堂洗浴那些事)散文
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1-9-28 09:58 编辑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1-9-28 09:37 编辑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1-9-28 08:56 编辑本帖最后由 MLMC 于 2021-9-27 23:5……
-
沈桥赏荷
城西南的沈桥河上游,遍栽莲藕。正值盛夏,那秀丽端庄的荷花,在水一方,摇曳生姿,使本已充满生机的山乡田野,更加溢彩流光了。真可谓“映日荷花频吐秀;随风杨柳舞蹁跹。”这小河沟的荷花,虽然比不上恢弘滴翠的江南水乡的荷花,但这儿河道蜿蜒,碧波粼粼,……
-
念人:名扬四海的五公祠
五公祠,又称海南第一楼,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它座落在原琼州府(现府城),是海南岛闻名的游览胜地。五公祠是为了纪念被贬谪到海南岛的唐、宋代功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等人而建造的。踏入五公祠大门,“海南第一楼”五个金色大字横匾赫然入目,楹……
-
聆听圆明园
聆听圆明园每一次进京办事,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便如此,还是陆陆续续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自然不必说,就连那长眠着明代皇帝的十三陵也去过多次。细想起来,还真得没有去过圆明园。每一次来京,甚至就从没想过要去圆明园去……
-
风雨大明塔
风雨大明塔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天气已经转凉了。道路两旁的树叶,深绿浅黄,渲染出一种萧索的气氛来。翻飞的黄叶,落满了路面,也追逐着车轮,旋起来,又纷纷落下。车辆在落叶和秋雨中穿行,闯进了一个迷离清冷的世界里。路两旁的村落渐渐稀少,秋雨渐歇……
-
哥哥,今夜我无眠 ——我听海子的《日记》诗朗诵
哥哥,今夜我无眠
——我听海子的《日记》诗朗诵(原创首发)作者:村姑丽雅(塘中水仙)今夜,我打开手机,从一个作家微信群里看到转发的海子的诗朗诵《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随按照惯例:先收藏,后打开。很快,一个女声低缓、悠长、温柔的声音便飘了过…… -
这个蓝色的湖
就说我们的旅游车到宁蒗县城,又换了一个叫扎西的摩梭人导游。扎西脚着长统皮靴,身穿黑色大襟衣,头戴黄色宽边帽,腰还佩一把长刀。[size=14.6667px]扎西,可说是个漂亮的摩梭小伙,能说会道,一路上,忙着给我们游客介绍摩梭人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