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原创] 姥姥院外的老榆树

    随母亲回到舅舅家后才看见院外那棵老榆树没有了。说它老是因为当年连高寿的老外公也不知道它是什麽时候,谁栽下的,好像姥姥家的小院修好之前它就立在那里了。小时候跟母亲住姥姥家,总是与一大群表兄弟妹在昂然挺立的大榆树下看它的披葱挂绿,围着它嘻嘻哈哈……

  • [原创] 做饭

    做饭文/刘新吾学会做饭,是在卓尼。卓尼是甘南的一个小镇,风景不错,就是吃饭难办。单位灶上的饭,太单调,吃过几回,就反了胃口。想换口味,就得去街上。街上的饭菜,价贵不说,每天下午,一过六点,饭馆就关门了。这一来二去的,就想自己操办。那时节到甘……

  • [原创] 在乡间的生活

    在乡间的生活李智红/文许多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那段在乡间生活的日子,便会有一种朴素的感动,暖暖地贯注到心头。作为生命中一个及其重要的段落,那段乡间的生活,是那样的令人难忘,那样的质朴而美好,随时都会让人衍生出万端的感慨。感慨那苍茫雄浑的大山……

  • [原创] 风雨人生路 爸妈相伴行


    风雨人生路 爸妈相伴行那一年“中秋节”,我正好在外地出差。同事担心我会想家,除了热情地拉我去他家过节外,又为我弄来了DVD影碟机和当时正在走红的一些碟片。记得那一晚四周静得出奇,我独自靠在招待所的木版床上,眼泪鼻涕的,一遍又一遍地观赏张艺……

  • [原创] 建水行记三:看荷

    看大板井之前,我们先去了文庙与团山。文庙已不是多年前我看到的那破败模样,那个曾经长满了杂草的荒芜大池塘已满了水,种上荷花。未进文庙,先在学海池边看荷。应过了荷盛开的时节,因荷花只零星点缀,曾看过距这四十里石屏异龙湖的一幅照片,荷花开满一池塘……

  • [原创] 冬日的雪花

    [ 本帖最后由 海 雪 于 2009-9-19 10:53 编辑 ]……

  • [原创] 胆石症患者(或“无胆英雄”的诞生)<完整版>

    一它如约而至,在他预想的那个时间。凌晨两点,当他不得不翻着身子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他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得安生。还在昨天下午,他就预感到它将要来临,先是右腹上中部胀胀地有沉坠感,接着就开始隐隐作痛,到了五点钟快下班,这种感觉逐渐加剧……

  • [原创] 盲


    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电影《2046》篇首语一最后一枚树叶落掉了。视线的尽头,只剩瘦消的枝梢,砖红的瓦,以及蔚蓝的天。继而,煤烟重起来,铺展开,象一道密不透风的幔。满眼的灰色,深深浅浅,从早晨到夜晚。失水的情绪,象空气一样干……

  • [原创]【桂枝上的香月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26 编辑


    那年深秋,我与家人去北京颐和园游玩,一进园门,迎面扑来一股熟悉的花香。举目四望,原来门口摆放的两盆金桂花开正好。我的思绪蓦然回到童年——在四川渡过的那……

  • 丽江二景[原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13 编辑

    木祥
    题记:春节将至,贴两景,推荐给中财的朋友们.欢迎到丽江来做客.
    云杉坪:情死者的天国乘车30多公里,穿过一片草原和沙滩,我们来到了玉龙雪山下。今天……

  • [原创] 少夫老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51 编辑

      巷子里新开了一间书屋,租书,也卖书。租金不贵,一本书一天二毛钱。书卖得也不贵,正版的书,可以打九折。看店子的常是一个男的,年龄大概在二十几岁到三十几……

  • [原创] 书话聊城(请大家了解一下,不计酬的)

    书话聊城女儿和外甥闹着要到聊城公园玩耍,去湖边看水。正好是双休日,我就带着他们来到聊城凤城湖。我领着孩子们,先登上了光岳楼,想让他们站在楼上欣赏一下湖水的全景,有个大略的印象。从前也经常来,总没有这样认真的领略,总是在公园里玩玩具。我这样细……

  • [原创] 点亮一盏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41 编辑

      夏夜的景致很美,散步的人很多。夜渐渐深了,人们像小鸟恋巢一样各自回到自己的家。快到十点了,友人送我到家门口。刚要送我上楼,却远远望见我家中厅的灯亮着……

  • [原创]又忆周老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7 编辑

               ●杨志广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老师是一位母亲一般慈祥的人。他叫周玉魁,四十多岁光景,待人谦和,精神奕奕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微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