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茶香

    野风入篷窗箬披寒雨凉晚来备炉火茶暖一船香……

  • 我的希望

    散文随笔我的希望(外一篇)走着走着,感觉到了累了,就想要在一个角落里,停下休息;从来既没有想要站在路中间,挡住了后面,让很多人埋怨;这是我的性格,也是我的寂寞;也是我的人生习惯,也是思绪的蔓延。静静地看着岁月的容颜,静静地看着时光的蔓延,静……

  • 薄命红颜一本书(散文)

    人生就是一本书。那些名人传记就是,高玉宝的《高玉宝》就是。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一生要成就一本书,一定是有足够的磨难,足够的坎坷,足够的起起落落。我今天要讲述一位泸州女子的故事,因为她是薄命红颜,才成就了一本书——《红颜劫》。 这位泸州女子,……

  • 大山的橡子树

    大山的橡子树
    文/匡建华前几天走到街面上,看到老乡亲卖的橡子豆腐,闻到那棕色的四方块散发的幽香,又唤回了儿时的记忆。儿时每到秋天,婆婆就带着我们到大山里摘橡子果,大家背着竹背,布口袋。我背上小竹背子,欣喜地跟着长辈、哥哥姐姐们兴致勃勃地奔跑……

  • 我家门前老柳树下故事

    我家门前老柳树下故事小时候,在我家门前有一棵老柳树。它茁壮地生长在两栋老式日本房之间。它的历史有多么久,谁也说不清楚。粗壮的树干一个人还搂不过来,枝叶茂盛。最高处的树叶已经搭在二层楼的屋顶,树根紧紧扎在围墙下面,大半部分身子的倾斜在围墙外的……

  • 暴雨记趣


    暴雨记趣
    朱国平来得太突然,事先完全没有一点儿征兆,令人猝不及防。来得太猛烈,也太强势,地面瞬间遭受它的严酷打击。太阳正当头亮晃晃地照着,并不毒辣,刚刚结束的午觉,胸口上还盖了薄被;街上的行人,或悠闲或匆匆地走着;临街的人家,背阴处,有人……

  • 风与沙

    风与沙文/匡建华风与沙表面上没联系,可它们时常相伴,最近在蒙古国的风就把沙吹到了天上,弄得相邻国家和地区昏天黑地。土家山寨的乡亲们称之为吹黄沙,小时也见到过,只是没这么严重。这时邻国有人睁眼说瞎话,说是中国吹的。也说不定是他们那儿气象卫星的……

  • 人间美好

    人间美好一雪在傍晚时分停了,不久,天放晴。出门走步,顺道赏景。小区外的杨树林,在这突如其来的大雪后,陷入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大片的白,让人顿感世界的空旷。这个春天,天一直热不起来。杨树的叶子,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长出来。一些性急的沙柳,再也……

  • 加冠宴


    加冠宴同学送来一张请帖,上面写着某某二十岁生日宴会,敬请届时光临,某某人恭候大驾等语。接到请帖时常常感叹时光如水,一眨眼自己的孩子也快到了“加冠”的年纪了,在自己眼里,她还是个孩子,一个什么都不太懂的孩子。而我自己也没有觉得老,还有很多想……

  • 【原创音乐诗画微电影】 乌拉斯台牧场的春天(节选3)

    去年春天我和刘波两家人驱车来到这里,我们的汽车在草丛中还没有停稳,就听到哈利木站在山坡上的蒙古包边冲着我们喊,老朋友,你们这次来的太是时候了,昨天晚上嘛,那个老天不高兴了,发了一通脾气,一晚上一直在下暴雨。河道里轰轰隆隆像打雷一个样子,现在……

  • 我在阅读中感觉到了英雄的的气息

    我在阅读中感觉到了英雄的的气息
    李华新
    读书是所爱,喜欢读书,直到现在依然如故。读书最狂热的年代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七十年代。那时读了很多的前苏联的小说,尤其喜爱诗歌,如莱蒙托夫、普希金、海涅的诗歌,可以说是手不释卷的,其中普希金的许多诗,……

  • 大襟袄


    大襟袄作者倪绿周 母出生在“五四运动”以前,裹脚与穿大襟袄便成了那个时代属于妇女的特有形象,也正是那件大襟袄,不但为祖母抵御风寒,也为我们的家庭增添了不少平凡的故事。 记得小的时候,每逢春天,常在酥软的草地上捉迷藏,玩累了,不管祖母有……

  • 天山行

    中学时读过碧野写的《天山景物记》。在碧野的笔下,肥美丰硕的牧草,肥厚鲜甜的磨菇,自由自在的牛羊,好客的哈萨克牧民,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以至这些影像一直让我不能忘怀。到了天山之后,发现与想象的有些差别,时过境迁,碧野笔下的骑马看天山的方……

  • 秋天这样来过

    工作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发呆。为了熬过这一段六神无主的时间,我戴着耳机,差不多听完了收藏的一百多首歌,又刷了至少二十遍手机屏。铃声再度响起。铃声是日复一日声嘶力竭的催促和提示;其他人像填充空缺的自由电子那样陆续从工作间移动到另一些空缺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