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相视之梦

    相视之梦我想我不过在花的外边,意外发现有人走到花的内部。在这个城市之外,我遇到了一个人。她告诉我:花在花的外边,草也在草的外边。我们的存在大于我们意识到的自己。她说:原本一双鞋子,丢掉了一只,幼小时候的她看着剩下的那一只痛哭流涕。她懂得一只……

  • 思 念

    离别三日,恍如三年。目光触摸着人群,把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男男女女,用滚烫的激情熨了一遍,哪一个是日夜思念的你呢?梦里喊着你的名字,牵你手,上高山,唱一首《康定情歌》,歌声把你我送上了云端。醒来茫然四顾,却不见你的容颜,哪一天才能见到你呢?……

  • [原创] 敬畏树

    杨先我们这儿的一些村庄里,遇上娶亲的喜事儿,那人家庄门附近的树上,你常会见到“树神远避”的字样。字是用毛笔蘸了墨写在红纸上的,贴在那儿作趋吉避邪用,很醒目。将树作为神灵来敬畏,大约源于上古。一如因为敬畏打雷闪电而将其称为“雷公”、“电母”一……

  • 为牛的母子

    为牛的母子每天走过邻家的小巷,看到那对为牛的母子,我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哀。我悲哀这头母牛,每天为主人分泌出一大桶洁白如玉芳馨四溢的乳液,却吃不到一棵嫩绿的草,那怕是一枚青的树叶。还有这头小牛,自从蹦出娘胎就待在这条深巷的尽头,既没见过外面……

  • 水塘笛音

    水塘笛音 文/薄暮一场柔雨,青草更青。我们的展望也这样,当更好的思想注入其中,它便光明起来。——梭罗春寒悄然藏身。看不见塘边裸露的泥土,淡绿色的波纹在风中超越,涌向生命的岸头,将我沉睡一季的心湖摇醒。我的视线干净而明亮,延伸进季节的花园……

  • 楼下枣树


    楼下枣树
    武志强楼下有一棵拳头粗的枣树,上面的枣子已被人摘去了,没有枣子的枣树,现在要独自面对一片空旷。它的叶子还没有落尽,还将继续飘落。将来的寒风会一片一片的剥光它什么的叶子,直到它看上去光秃秃的,成为一棵黑色的秃树。秋天走了,冬天来到……

  • 三月写意


    三月写意三月里春光无限,季节用她那最为温情的纤手轻抚着大地,细雨涤尘,和风怡荡,在这样酥暖的日子里,任谁都会产生萌动的愿望与激情的。更何况那些沉寂了一冬,也压抑了一冬的百草千木呢。而那些草木们,是最先感知了这春天最为轻盈的脚步与脉搏的。也……

  • 乡村生活之:住


    乡村生活之:住
    [文/杜永生]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是农人们朴讷诚笃的信念。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一生与土地为伍,在土地这本百科全书上翻阅了一辈子,追寻的就是“安土重居、穰穰满家”的硬道理。三十年多来,我见证……

  • [原创] 生活中的大师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能够发现出美和善来。如果一个作家心中始终装着土地、河流、故乡、人民,装着他的种族与他的祖国,那他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诗人、大作家了。大诗人大作家大文豪如此,其……

  • 跨过土丘就是家


    跨过土丘就是家汤如浩深一层地理解名词靠山的含义,我的着眼点就在土丘上。从这一点上看,土丘无疑有了很坚实的后盾,因为祁连雪山就在它们的身后。而如果作为动词来使用,土丘也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接近或者远离,抉择的权力已经把握在自己手中。当然,无……

  • 大地情歌【五】


    二十五 鹅卵石【一】我看见一枚鹅卵石,像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子。昨天刚下过雨,棉田里有些潮湿,窸窸窣窣,母亲围着一片塑料做的围裙,在棉田捉虫子。这些虫子真是可爱。我看见一只大青虫,从棉桃里探出头来,头顶上的壳,闪亮而坚硬,像一面小小的盾牌。我……

  • 故乡明月


    木祥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和母亲、大姐去水碾房里去碾米。父亲赶马到丽江(也可能是鹤庆)去了,我家的米就得母亲和大姐去碾。米碾好,又由父亲驮到丽江去卖。碾米一般是在深秋的晚上,天气很晴朗,天空中布满了星星,月光淡淡的洒在田野里的庄稼上和田埂上……

  • [原创] 童年的老槐树(散文诗六章)

    童年的老槐树(散文诗六章)(一)记忆中,村头有一棵老槐树,弯着腰身,真像一位慈祥的永远也不会发怒的老者。繁茂的枝头总栖满各式各样的婉转,浓浓的树荫下懵懵懂懂的日子别有一番生动。漂亮的鸟儿是些极容易受惊的诱惑,而童年的幼稚无法理解这些。六七岁……

  •   北京二题

    四环路上平生第一次来到北京,最初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京都环城路上轰鸣飞驰的车流。我住在东四环路边一座高层楼房内,阳台正对着楼下的东四环。站在阳台上临窗望去,四环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长龙浩浩荡荡不见首尾,巨大的轰鸣声如同惊涛一样扑面而来。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