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老黄历五:焖吃锣锅饭
我读四年级的时候,跟我父亲到兰坪县通甸乡德胜沟林管所上学,而德胜沟小山寨只有一所1至3年级的村小,需离开滇西北那个小山寨,到大队所在地的箐花沟一所完小住校读书。焖吃锣锅饭,便成了我每天都不得不温习的功课。德胜沟离箐花完小有十来里的羊肠山路,……
-
散文版关于文章分流的通知
各位会员:新年好!由于散文版发文章特别多,新年将依据论坛管理规定,对文章采取分流的办法。凡虚构的叙事类文章,将转往小说版。凡书评、人评、文评、影评、乐评、对非本版所发散文的评论,以及其他纯议论的文章,将转往杂文版。凡与诗歌相似的,将转往诗…… -
【浮生偶记】芦苇
仿佛我亦是芦苇丛中那孱弱的一棵,萧萧秋风里,低头,是为了扬起如雪的芦花。------题记初秋的傍晚,那片一望无际的芦苇,如一幅灵动的风景画。茂密的芦苇,褐绿以及黄色的叶子形状如竹叶,乳白颜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飞舞,宛如水里土里生长,日晒风吹…… -
[原创] 西行札记(之二)
杨家岭的漫天星斗秋高。气爽。我的脚下是绵绵软软的落叶,我行走在杨家岭的石板路上。夕阳仍在西下。不远处的小店里传来了《东方红》那高亢激昂的歌声。栖息在枣树上的灰鸽在延安的天空下啄食着今日的晚餐。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主席生活了十余年的地方。我…… -
[原创] 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天仍是阴沉着脸。已经多少天了,见不到一丝阳光,四周一片阴霾,天空总是灰朦朦的,空旷而凄凉的西北风如厉鬼一般呼号着.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度,雨丝丝缕缕地漂洒着,落在地上立即结成了冰,树上,房沿上,路边的草地上,挂着晶莹剔透,水晶玻璃一样的凌.这样……
-
找回那失去的尊严
今晚坐在灯下改学生的作文,看到有位同学在文章里写自己因饥饿难耐,就偷了别人的一个馒头吃了,事后非常后悔难过。看罢,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个小女生手里端着一只盛着一小块饭的碗,站在学校食堂的窗口前,苦苦哀求食堂师母再给她加点饭……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30年散文文本的流变 刘学刚在中国,散文是最有受众群体的文学形式。1978年以来,散文文本不断求新求变,使得散文写作的文体空间无限拓展,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态势。在表面的繁华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当代散文满眼丘陵,鲜见……
-
小时候最懒得做的三件事
小时候最懒得做的三件事一 、烧火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童年是唱着《东方红》,高呼着“毛主席万岁”度过的。是地地道道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贫下中农的好儿子。记得那时候,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养活着我们姊妹四个,生活很是清苦。
那时,…… -
[原创] 临沂之行的虚惊
在临沂车站下车,我和女友少静在大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依然不见要找人的影子,眼看着天要黑了,既没有那人的电话也没有他的住址,我们犹豫着该怎么办。这时手机响起,我忙激动的接听,耳边传来他的声音:“不是说好了你一人过来吗!为什么是两人?”他的……
-
感情的驿站——尘缘(交流)
时间尘封着我们许多的故事。如果真的有轮回,如果真的有前世,那么有谁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尘缘呢?我们只是生活在自己尘封故事中的一页而已。凡夫俗子,何谈穿透岁月的层岚,窥视历史的尘埃?千世寻梦,拿捏几十亿年的心中私语,也只不过是因为前世的不了情缘。……
-
[原创] 围着火炉吃西瓜(散文)
围着火炉吃西瓜(散文)许多的事,许多的景色,若不亲身经历一番,身临其境体验,就无法领悟、感知其中的滋味。比如,对于“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从地理课本初读时,心里怪怪的,想不通世上竟然会有如此水火不容、大相径庭之事。未曾料到,今年自己美美感……
-
我眼中的四季
我眼中的四季
眼中的世界是一幅围绕着一笔笔缤纷线条的白绢,在那条纯白的底色上缀出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美丽,突然在我的心中绽放开来。那个萌动的绿色在湿润的春雨过后变得生机勃勃,像从春那里得到了恩惠,想要冲破黑暗的束缚,把早已聚蓄许久的生命爆…… -
一瓶白开水
一瓶白开水父母的床前始终摆放了一个印了荷花图案的暖水瓶和一个精致的瓷茶杯,暖水瓶里始终装满不冷不热的白开水。母亲每天更换新的白开水,这是她为父亲特别预备的。父亲不打牌,不抽烟,吃饭穿衣不讲究,唯一的爱好是喝酒。父亲视酒如命,套用一句武侠小说……
-
繁弦急管金沙江
繁弦急管金沙江敬一兵江水不竭,弹奏不止。金沙江是一曲上下求索的《离骚》。——题记一节气的步履还停留在大雪这道门槛里,金沙江就急不可耐伸出手臂绕开低温纠缠,舒缓地撩拨起了春天的琴弦。这种感觉不是我的臆断和夸张,而是来自于半山腰缠绕的雾霾,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