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走进秋的深处
走进秋的深处
立秋之后,秋风秋雨,土膏微润,美丽的湘西的枞林,自农历九月,便有枞菌飘香,直至冬日来临。――题记已近深秋,但我仍惦记着那残留于秋季之尾的精灵――枞菌。几场秋雨,似乎已将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印象打入了另册。阴晦的天空,逐日…… -
山里长满了野孩子
寨子里年纪最大的婆婆每次都用拐杖笃笃敲着地面唠叨:“一群山里长出来的小野孩子。”如果你跟她争辩,她就会站在路边复述你出生时的情形,说亲眼看见下了一夜的雨沫变成一股绿色的风飞进了山林子里。“婆婆,风怎么会有颜色呢?”婆婆不理,继续沉醉在古老的……
-
菌 种
菌种入冬以后,场院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先是晾晒得跟破抹布一样的红薯粉条,看似丝丝缕缕却冻结在一起,忽一阵风吹过,绳子牵制着的木桩便吱吱咯咯作响,这总令我想起两脚踏踩在冰棱上的裂声,惊心动魄却又欲罢不能。剁罢红薯的木槽也并不闲着,场院的旁边,又……
-
秋之歌
秋 之歌文/文佳一当小雨淅淅沥沥地下到叶子枯黄时,叶子落了,我知道,秋天来了。秋天,常是雨滴的天气。窗外的小雨细如银发。窗内有人挂着耳机,听着雨,看着场场秋雨。人说:“一场秋雨一场凉。”看雨的人想,十场秋雨,就应该到冬天了吧!窗外下雨,窗内……
-
婚姻碎碎念
是不是在一起时间长了,两个脑袋就长成一个脑袋了?我总是这样想,我是脑袋整天迷迷糊糊地小笨蛋,那么他就是一个迷迷糊糊的大笨蛋。他就是我的老公。我们结婚七……还是八年,反正就是这俩数。我拿这个问题问他的时候,他的回答是:不是零五年就是零六年,反……
-
长城“三套车”
长城“三套车”“三套车”由凉州行面、腊肉、冰糖红枣茯茶组成,在西北闻名遐迩。无论外地游人还是本地居民均爱食用。凉州“三套车”经济实惠,男女老幼皆可食用,被称为凉州快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凉州区教育局的联片教研活动,中午在前营什字一个…… -
给自己种一棵树
上网时,我有好几个马甲,其一曰“树洞”。有人不解,问我何意?我解释有三:一是姓中带木,先天与树结缘;二是我喜静,欲躲进树洞安寝,任洞外时光飞逝,如登陆的台风;三是听说对着树洞许愿,往往很灵验。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不能扯太远。我喜欢树,喜欢它的……
-
重逢 我的兄弟我的酒
重逢 我的兄弟我的酒天疆那年,才从县城调回江城,一次突然之约,把我挂在夜的竹竿上,让西北的星辰晾晒。吹过来的是浓浓的酒风,醉了,睡了,与十几年前的西北日子一模一样。“如江”是一个阳光的名字,就像我刚来到大江边定居,心中只装着长江一样。江流,……
-
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身体好
长身体长知识一直伴随着每个人的童年与少年,父母的絮叨自然得如同长在我们身上的骨血那样。当有一天我们淡出父亲母亲的视线,把家的概念切割成自己的私密空间时,我们成年了。个子不长了,身体不长了,知识也不长了,甚至把老师交给的一切都无言地交还回去时……
-
爱好文学,我无悔
我面前是一瓶高度酒、两个酒杯和几本散落的书。写作之前,我喜欢喝一点高度酒,不要多,一小杯就可以了,然后看一会儿书,再之后就开始我认为的“写作”了,我不去刻意围绕什么命题,去刻意追求什么写法,心中有话,一吐而快,求的是一个愉悦的抒写过程。对于……
-
家里花木
终于有了一个光线充足的家了。于是,我的草木,同我一起搬进这100平方里。花随人意,曾经焦毛害疵的它们,也蓬蓬勃勃起来。最得意的是那株棕榈,种在老瓦盆里,不几天就窜出箭一样的四五根绿枝,长够了,就在末梢开出一朵朵扇子样的叶片。嫩得让人心疼,让……
-
三匹亮瓦
· 我的行走,在很多人看来没什么乐趣。我像一个被往事追踪的那个不知是谁的人,一直忙着找寻留在身体内的形态、声音和色彩,而不是大地上更多没有见过的事物。我的眼光和感觉明显误解了时代,对从来就没有停止的种种变化熟视无睹,百般抵抗。好像世界停…… -
永恒的来与往
永恒的来与往 文/薄暮在京沪线上,动车载着我一路跑去。阵雨下得仓促。一瞬间,玻璃窗外的景物混沌一片,田地润湿,满目葱绿。我忽略个人的存在,身体的重量陷在柔软的座椅里,意识变得很轻,像一缕风,穿越无边的原野。我的双眸、我的耳朵和神经系统的……
-
我的丹霞我的家
我始终想寻找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有变幻的色彩,有触手可及的图案;有上可揽月的群峰,有下可看海的低洼;有热的火,有冷的霜……终于找到了,这就是张掖丹霞。随意登临一个山头,我都能找到家的感觉。真想就地倒下去,白骨化作大扇贝的条纹,血液融入七彩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