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难忘小房生活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44 编辑
??左腰是条山谷冲击而成的河沟,右腰是水库水顺流而下的河道,我家就住在这样一块三角形的宅地上。
??夏天来了,是洪水泛滥的季节,和爹一起推拽着笨重的大带…… -
母亲病了
每次动笔写母亲心灵深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言之隐,怨艾和叹惋犯罪般地就袭上心头,郁结不开的思绪缠绕不休,一簇簇失意和哀伤便深锁了深浅分明的额头。可此刻我却眼前一片恍惚,一直在打转转的眼泪让我再也没有了困意,虽然时针都已指向半夜零时。我只想痛哭……
-
谁是我的同谋
在渺渺遗世的红尘里,谁是我的同谋,以绝世的姿态谋杀我一天的幸福。我一直在等待戈多,在无穷尽的希望与绝望里轮回,最后我不不得洒脱地说一声,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不过是为了等待戈多。起身,离去。有人说江湖万箭穿心的疼痛,习惯就好了。我只怨我没有遭……
-
说琴(此文发表在美国《美华文学》
说琴(此文发表在美国《美华文学》冬季号)
音乐随笔
齐凤池我曾經寫過一篇《訴說箜篌》的隨筆,發表後引起了很多專業人士的質疑。他們說我把古琴和箜篌弄混了。因為,我對古琴的概念沒有說清。有一位叫喵喵的朋友給我介紹了許多關於古琴和箜篌的知識,使…… -
家宴家事
在那些尚贫困的年代,舍不得去酒店餐馆里吃饭,呼啦啦的客人来了一杆,手忙脚乱地下了厨房,麻利地端出一桌子的菜,宾主尽欢,其乐融融。待客人散去,已浑身无力。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招待客人都改成了酒店餐馆。却少了一种家的氛围,多了些应酬的气息。如果谁……
-
窑场日夜
窑场日夜烧石灰是山区的一件大事。山区水冷,夏秋之季虫子又多,种水稻少不了要用石灰。未搞集体化时,一般的农户都是买石灰。后来农村搞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就成了基本的生产单位。生产的规模大了,水田多了,再去买石灰就显得不合算了,于是往往由生……
-
文字 文字(修改)
一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金钱、名利为中心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字到底神不神圣?有人说文字就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粮食,所以它神圣;也有人说有什么神不神圣,文字仅仅只是一种被人们所利用的工具,和我们的衣物,茶杯…… -
卖 书
卖 书
李灿南卖书,始于妻的一句戏语。细想平生,活了大半辈子,别无他好。只爱在闲暇之余,哪怕是在劳累之中,也要翻一、二页书。这谈不上是一种嗜好,更不是硬要在尘世中充雅,显示“有书真富贵”的儒雅来装饰人生。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不知不觉之…… -
小米的口袋
小米的口袋小米。我记得她的声音。声音一发出来,就张开一个魔鬼的口袋。那一天,从家里出走,半路上遇到一片蓝色烟雾。绕过圆形的花园,在铁栏杆四周,我逡巡着。小米,一定是那个时间里,被魔鬼收留的人。不然,那一片春天的草不会那么疯癫。现在想来是上个……
-
秦王涧边秋如酥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8 编辑
秦王涧边秋如酥“秦王扫六合,虎视多雄哉”。每当我默诵李太白这气壮山河,势倾五岳,铿锵雄壮的诗句时,胸中便会激…… -
1979年的元宵节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54 编辑
1979年的元宵节1979年的元宵节是我记忆中最热闹的一个元宵节,那时候人们的文化生活刚刚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冰封期,随着政治气候的转暖,人们对文化生活的…… -
家乡的路
乡下老家世代相传有三宝:“梯子路、盘龙树、透灵碑。”梯子路是说我们村的道路,即使刚刚平整过,不多久就会走成阶梯式的梯子路,强调的是道路的防滑性,特别是雨天里不会摔到。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虽然平日走在梯子路上疙疙瘩瘩不舒服,特别是拉地排车下地干……
-
生命的颜色
生命,本是没有颜色可言的,只是从哇哇坠地的那一刻起,生命便脱离了曾经重重围裹之下的黑暗,开始变得鲜亮而真实。从黑色到朦胧的混沌,到清晰的亮光,再到五颜六色的纷呈,生命的历程就这样开始了一次有关颜色的旅行。也许偶尔也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看多了……
-
古城(散文诗)
散文诗风 古 城我们热闹地活着,冷清地散场文:平湖秋月一你,挥着长长的衣袖,在轻烟飘渺里,带我走进凄迷的梦一般的古城。青砖黛瓦:静谧,幽雅。比邻而坐:线装书般的安宁,书生一般的文气。青石板老街的安闲,阳光下温和的颜面,和心情,书写着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