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天地
-
《青春》2022年第1期|巫昂:寒冬(节选)
巫昂,诗人,小说作者,先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和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曾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任深度调查记者,现居北京与云南两地,职业写作。出版诗集包括《我不想大张 -
《当代》2022年第1期|常小琥:吉米,唱吧(节选)
导读
常小琥 常小琥作品集
昔日的摇滚明星如今已厌倦音乐、恐惧舞台,一心想让患孤独症的儿子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却屡屡事与愿违。在生命的悬崖边他终于彻悟,为了儿子,完成了有生以来最勇敢的演出 -
《安徽文学》2022年第1期|严苏:回家的路(节选)
天哭丧着脸,像弃妇,又像别人欠它钱,而这个人又人间蒸发再也见不着似的;太阳躲在云层里,偶尔露一下脸,又钻回去,像窥视人间秘密的探子。前几天下过一场雪,雪融化,路面湿淋淋的,低洼处
严苏 严苏作品集 -
《湖南文学》2022年第3期|杨少衡:王不见王(节选)
主编推荐
杨少衡 杨少衡作品集
当“官场”一词被大众读物渲染得几乎只剩灰色时,人们或许意识不到,关系着一个如此庞大国家的国计民生的组织体系,是需要无比的严密、严肃和严格才得以维持运转的 -
《雨花》2022年第1期|俞胜:我要当连长
一整天,福来都是闷闷不乐的。
俞胜 俞胜作品集
吃罢晚饭,也不洗漱,双手抱着脑袋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那模样活像一条在烈日下晒蔫了的泥鳅。
爷爷没见过孙子这模样,咧着掉落了门牙的嘴吩咐奶 -
《当代》2022年第2期|刘庆邦:最高楼(节选)
导读
刘庆邦 刘庆邦作品集
他一心想盖全村最高的楼,因为他姓高,这个村庄也姓高。村庄与房子、家族与个体,命运仿佛被一根绳索暗中牵扯。
最高楼(节选)
刘庆邦
高启云一心要在高家楼盖一座全 -
《西湖》2021年第11期|余静如:“E”公司的她
:
余静如 余静如作品集
余静如,出生于江西,现居上海,2014年开始发表小说。小说散见于《钟山》《西湖》《十月》《小说月报》等杂志。散文、评论发表于《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等。 -
《滇池》2022年第3期|梁艳波:醒复醉
1
梁艳波 梁艳波作品集
我把脸埋进书堆,不愿看赵大海流泪。
书在桌子上,桌子在阳台上,我背对窗户,坐在椅子上。风在身后,把粉色垂帘拨弄得哗哗作响。垂帘的响声把赵大海的抽泣声掩盖了一些。
-
《广西文学》2022年第3期|锦璐:复调喀秋莎
午睡时我被一阵若有若无的细细的声音干扰。仔细听,没有了。过了片刻,隐隐约约的又有了,像一只讨厌的蜘蛛弹拨神经末梢,顽强而卑微地存在。这是科研所的家属区,人少楼旧无电梯。
锦璐 锦璐作品集 -
《江南》2022年第2期|陈永和:和妹妹最后的日子(节选)
推荐语
陈永和 陈永和作品集
“我”回国飞往福州家中奔丧。三兄妹中,妈妈最喜欢妹妹。妹妹天生完美,在人群中高出一头。看着躺在棺木里的妹妹,“我”想给她重新化个妆——这是“我”跟妹妹的秘 -
《北京文学》2022年第3期|陈世旭:那时明月(节选)
陈世旭,男,中国作协会员。20世纪70年代末写作至今。有短、中、长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多种出版。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鲁迅文学奖。
编者说
江洲由劳改农场改为国 -
《啄木鸟》2022年第3期|洛风:海妖的战争(节选)
小编说
洛风 洛风作品集
到处拈花惹草的男人被称为“海王”,那么以俘获男人为乐的女人呢?姑且称为“海妖”吧。陆璃的老公成了海妖的猎物,更要命的是,陆璃刚刚查出怀有身孕。凭借贤妻良母的 -
我本芬芳(节选)
编者说
杨本芬 杨本芬作品集
在母亲和乡亲的故事之后,年逾八旬的杨本芬又将目光转向婚姻,细致描绘了一个女人在婚姻里不被看见的孤独、不被欣赏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在一桩普普通通的婚姻 -
《长城》2022年第2期|薛舒:暗疾(节选)
薛舒,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曾获《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人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