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 等待明天

    等待明天生命注定是要等待的。冬等待春,夏等待秋,在时间里,什么都可以变成过去,但未来又等待在新的希望里。以前碰见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心里并没有一点感触。但现在却不同了,中年已过才觉得时间匆匆,看到年轻一代的人,朝气蓬勃的样子那才叫希望。想当初……

  • 纪念家父106岁生日

    纪念家父106岁生日文/无双 今天是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新中国缔造者毛主席的诞辰126周年纪念日,今天,是一个全国人民深切缅怀的日子。从零时开始,位于湖南韶山的毛泽东广场便人声鼎沸,鞭炮声和歌声不断。每逢纪念日,毛泽东广场就成为世人缅怀……

  •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镇坛州村,这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古称安成西邑龙云下村,你别小看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这个村子生活着一支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楚元王后裔,虽然现在只有两千多人,但从这里迁徙出去的刘氏后裔,在世界各地据不完……

  • "平安"记事——公园纪之二

    本文的牵笔君子公众号图文音乐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_CN#wechat_redirect
    平安公园在平安大街上,大街长,公园小,但平安是个很早就沿用的老名字,这其中有国泰民安的好寓意,……

  • 旅欧游记之一德国篇之法兰克福

    文/清秋丽影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旅欧是我多年的愿望,今年总算如愿以偿。欧洲很美,她的美是全方位的。每当喷薄的旭日,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欧洲的点点滴滴,就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呈现:厚重的文化历史,清新的湖光山……

  • 难言之隐

    我躺在路边,像一只受伤的兽。各种车子从路上经过,噪音连着灰尘呼啸来去,没有一辆停下来,好像这个人根本不存在,或者这种存在的状态没有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正经事要办,再有,人人都得回家。天色暗下来,昼夜完成交接,我原地未动,被交给夜晚。树是唯一可……

  • 德累斯顿游记之一:萨克森小瑞士

    当我第一眼看到“萨克森小瑞士”的奇妙景观时,动人心魄,神秘莫测,豁然开朗,叹为观止……,这些优美的汉语词汇,便如闪电般的次第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站在高高的巴斯台桥上,极目远眺,一根根巨型砂岩峰,仿佛一头头怪兽,从绿幽幽的谷底喷薄而出,如同《哈……

  • 隐——迟到一年的太白山行纪


    隐——迟到一年的太白山行纪文/文森 自三登太白归来,便想书写些文字。但年来下笔,每每中道崩殂。题目和大意其实都孕自一年之前,所以还能记得,是因为不想失之言而无果(盖已答应同学写此游记)。这几年里三登太白,每次登罢,都不免疑问,是先有太白山……

  • 游绳金塔

    游绳金塔绳金塔是南昌市的镇城之塔,外门额题“永镇江城”,即是此意。此塔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故名绳金塔。春上出来的时候,一次在楼顶做工,本地的一个工友手指一塔,说那就是“神经……

  • 本康:阳光在石头上开花

    本康:阳光在石头上开花村子叫本康村,四周地貌都是奇特的雅丹造型。如同阳光在大地开出的奇特花朵,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每一座山,都以自己独有的形态静默着,至于真正像什么,就由你来想象了。本康,藏文意思是十万佛殿做成的,或是用红胶泥做成的,都须凑……

  • 主人的秋 第一章、落叶


    第一章、落叶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外面。外面有着淡淡的风,就像是浮着的梦,在逍遥,在伴随着鸟叫,在伴随着雾的缥缈。这个时候,会有着丝丝的闲愁,凝结在我的心头。毕竟是秋,会感觉到很多时光在悠悠。那些落叶,会悬着几分萧瑟,就像是一个个蝴蝶,暗藏……

  • 春日的港湾

    春日的港湾(外一篇)雨,扯着千丝万缕,在悄然落下,有着几分优雅;并没有秋日的仓促,而是多了思路,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浮动着淡淡的冷漠;把很多的热情,都系上了日子的风铃,随着东风,飘荡着旅程。构筑着一道道雨帘,在浮动着很多婉转,如梦如幻。那些雾……

  • 芦芽山中悬空村

    山西有个宁武县,县内有座芦芽山,山里有个悬空村。旅业有句俗话叫“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有句歌词形容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是的,三晋大地人杰地灵,芦芽山就静静的依偎在吕梁山的怀抱里,……

  • 华锐时光

    华锐时光华藏寺寺叫华藏寺,居闹市中心。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来到了这里。寺里,一惯的安静。左侧的厢房里,隐约可见红衣僧人往炉子里加煤,看到我进来,他只是微微侧了一下头,又接着去忙碌了。右侧厢房门口,有一个黑衣的老者,在默默地清洗酥油灯。我尽……